人类简史 摘录

[TOC]

尤瓦尔・赫拉利

  • 赫拉利无疑是痛恨 “人类中心主义” 的。在他看来,正是这种罪恶的人类中心主义,把具有神一般的能力、本来应该成为宇宙间 “正能量” 的智人,变成了一种不负责任、贪得无厌又极具破坏力的怪兽,结果给地球生态带来了一场 “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

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

  • 大约在 135 亿年前,经过所谓的 “大爆炸”(Big Bang)之后,宇宙的物质、能量、时间和空间才成了现在的样子。
  • [三大变革] 在历史的路上,有三大重要革命:
    • 大约 7 万年前,“认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让历史正式启动。
    • 大约 12000 年前,“农业革命”(Agricultural Revolution)让历史加速发展。
    • 到了大约不过是 500 年前,“科学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可以说是让历史画下句点而另创新局。
  • 生物学家把所有生物划分成不同的 “物种”。而所谓属于同一物种,就是它们会彼此交配,能够产出下一代。从同一个祖先演化而来的不同物种,会属于同一个 “属”( genus)。每一位在读这本书的应该都是一个 “Homo sapiens”:人属( Homo,指 “人”)的人种( sapiens,指 “明智”)。同一科的所有成员,都能追溯到某个最早的雄性或雌性祖先。
  • 从整个历史来看,过去多种人种共存其实是常态,现在地球上只有 “一种人”,这才是异常。
  • 有几项共同的人类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的大脑明显大于其他动物。对智人来说,大脑只占身体总重约 2% ~ 3%,但在身体休息而不活动时,大脑的能量消耗却占了 25%。人类另一项独有的特点,在于我们用两条腿直立行走。直立的步行方式需要让臀部变窄,于是产道宽度受限,而且别忘了婴儿的头还越来越大。于是,分娩死亡成了女性的一大风险。与其他动物相较,人类可说都是早产儿,许多重要器官的发育都还不够完善。由于人类出生的时候尚未发育完全,比起其他动物,也就更能够用教育和社会化的方式加以改变。我们以为,有比较大的大脑、会使用工具、有超凡的学习能力还有复杂的社会结构,都可说是人类巨大的优势。而且似乎不证自明,正是这些优势使人类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动物。然而,其实人类早就具有这些优势,但在整整 200 万年期间,人类一直就只是一种弱小、边缘的生物。
  • 长久以来,智人一直只是稳定位于食物链的中间位置,直到最近才有改变。在先前长达数百万年的时间里,人类会猎杀小动物、采集种种能得到的食物,但同时也会遭到较大型肉食动物猎杀。一直要到 40 万年前,有几种人种才开始固定追捕大型猎物,而要到 10 万年前智人崛起,人类才一跃而居于食物链顶端。
  • [过于仓促的地位跳跃] 烹调让人类能吃的食物种类更多,减少所需的进食时间,还能缩小牙齿、减少肠的长度。

知善恶树

  • 大约就是在距今 7 万到 3 万年前,出现了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这也正是所谓的认知革命。
  • " 讨论虚构的事物” 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
  • 只要在 150 人以下,不论是社群、公司、社会网络还是军事单位,只要靠着大家都认识、彼此互通消息,就能够运作顺畅,而不需要规定出正式的阶层、职称、规范。
  • 从认知革命以来,智人一直就生活在一种双重的现实之中。一方面,我们有像是河流、树木和狮子这种确实存在的客观现实;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像是神、国家和企业这种想象中的现实。
  • 自从认知革命之后,智人就能依据不断变化的需求迅速调整行为。这等于开启了一条采用 “文化演化” 的快速道路,而不再停留在 “基因演化” 这条总是堵车的道路上。
  • 即使在今日,还是有些人类社会采用这种共同教养制,很多人以为在农业革命前的人类都只使用石器,其实这是考古偏误造成的误解。所谓的石器时代,其实说是 “木器时代” 更精确,当时的狩猎采集工具多半还是木制。
  • 想光靠现存的文物来了解远古狩猎采集生活,就是会有这种偏差。想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之一就是去研究目前尚存的采集社会。通过人类学观察,我们就能直接研究这些社会。
  • 有证据显示,自从采集时代以来,智人的脑容量其实是逐渐减少!要在那个时代活下来,每个人都必须有高超的心智能力。
  • 这样的采集经济,能让大多数人都过着比在农业或工业社会中更有趣的生活。正因为这些在农业时代前的采集者有健康和多样化的饮食、相对较短的工作时间,也少有传染病的发生,许多专家将这种社会定义为 “最初的富裕社会”。
  • 我们要小心不能只有了肤浅的认识,就断然将其妖魔化或理想化。亚契人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不过就是人类。

亚当和夏娃的一天

  • 泛神论的一个特点,在于所有的灵都位于当场当地,不是什么万能的神,而是某只特定的鹿、某棵特定的树、某条特定的小溪、某个特定的鬼魂。
  • [沧海桑田] 远古的印度尼西亚海岸线现在深深沉在 100 米的海面下。

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

  • 在历史上,人类首次抵达澳大利亚绝对算是大事一件,重要性不亚于哥伦布抵达美洲或是阿波罗 11 号登上月球。这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离开亚非大陆生态系统,也是第一次有大型陆生哺乳动物能够从亚非大陆抵达澳大利亚。
  • [历史上的视野扩大] 智人最早是步行抵达美洲,因为当时海平面较低,从西伯利亚东北还有陆地与阿拉斯加的西北相连。
  • 第一波的灭绝浪潮是由于采集者的扩张,接着第二波灭绝浪潮则是因为农民的扩张;这些教训,让我们得以从一个重要观点来看今日的第三波灭绝浪潮:由工业活动所造成的物种灭绝。有些环保人士声称我们的祖先总是和自然和谐相处,但可别真的这么相信。早在工业革命之前,智人就是造成最多动植物绝种的元凶。人类可以说坐上了生物学有史以来最致命物种的宝座。

人类的三次扩张,受害的确实动物,多拿少取,不要浪费,不够买不必要的东西。

  • 与陆地上的大型动物相较,大型海洋生物受到认知革命和农业革命的影响相对较小。然而,因为工业污染和过度滥用海洋资源,许多海洋生物都已经濒临绝种。

现在是保护海洋动物的最佳时刻

史上最大骗局

  • 从采集走向农业的转变,始于大约公元前 9500 年~公元前 8500 年,发源于土耳其东南部、伊朗西部和地中海东部的丘陵地带。

采集走向农业

  • 即使到了今天,虽然人类有着种种先进科技,但食物热量超过 90% 的来源仍然是来自人类祖先在公元前 9500 年到公元前 3500 年间驯化的植物:小麦、稻米、玉米、马铃薯、小米和大麦。在过去 2000 年间,人类并没有驯化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动植物。可以说,人到现代还有着远古狩猎采集者的心,以及远古农民的胃。
  • 中国最早驯化的是稻米、小米和猪。
  • 早在农业革命之前,采集者就已经对大自然的秘密了然于胸,毕竟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非常了解自己所猎杀的动物、所采集的食物。农业革命所带来的非但不是轻松生活的新时代,反而让农民过着比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满足的生活。狩猎采集者的生活其实更为丰富多变,也比较少会碰上饥饿和疾病的威胁。确实,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吃得更好、过得更悠闲,反而只是造成人口爆炸,而且产生一群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普遍来说,农民的工作要比采集者更辛苦,而且到头来的饮食还要更糟。农业革命可说是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
  • 和远古相比,我们生活的更好吗?
    • 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就在短短 1000 年内,小麦突然就传遍了世界各地。生存和繁衍正是最基本的演化标准,而根据这个标准,小麦可以说是地球史上最成功的植物。
  • 如果要衡量某种物种演化成功与否,评断标准就在于世界上其 DNA 螺旋的拷贝数的多寡。农业革命真正的本质:让更多的人却以更糟的状况活下去。
  • [这么可怕的基因] 人类就像许多哺乳动物一样,自然有荷尔蒙和遗传机制来控制生育数。营养充足的时候,女性比较早进入青春期,成功怀孕的概率也比较高。而在土地贫瘠、营养不足的时候,女性进入青春期要来得晚,生育能力也下降。
  • 在大多数的农业社会里,人类的第一重点是种植农作物,第二才是饲养动物。但是有些地方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社会,主要就是靠着剥削利用其他动物为生:游牧部落。
  • [奶牛场的残酷] 在许多现代的奶牛场里,奶牛通常只能活到 5 岁就会被宰杀。这 5 年中,它几乎一直在怀孕,为了维持最大的产奶量,在分娩后大约 60 ~ 120 天就要再次受精。至于它的小牛们,则是一出生没多久就被带走,母的被养大成为新一代的奶牛,而公的就进了肉类产业的手里。
  • 我们从农业革命能学到的最重要一课,很可能就是物种演化上的成功并不代表个体的幸福。

盖起金字塔

  • 每当人类整体的能力大幅增加、看来似乎大获成功,个人的苦痛也总是随之增长。
  • 正是这些征收来的多余食粮,养活了政治、战争、艺术和哲学,建起了宫殿、堡垒、纪念碑和庙宇。在现代晚期之前,总人口有九成以上都是农民,日出而作、胼手胝足。他们生产出来的多余食粮养活了一小撮的精英分子:国王、官员、战士、牧师、艺术家和思想家,但历史写的几乎全是这些人的故事。于是,历史只告诉了我们极少数的人在做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 瞠乎其后:在别人后面干瞪眼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在后面。
  • 人类在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一直都只是几十人的小部落。从农业革命之后,不过短短几千年就出现了城市、王国和帝国,但时间并不足以让人类发展出能够大规模合作的本能。
  • 《汉谟拉比法典》认为,巴比伦的社会秩序根源于由神所指示、普遍且永久的正义原则。这里的阶级结构原则至关重要,将所有人类分成男女两种性别,以及上等人、平民和奴隶三种阶级;性别和阶级不同,价值也就天差地别。
  • 《汉谟拉比法典》背后的一项重要假设,就是只要国王的臣民全部接受各自的阶级角色、各司其职,整个帝国上百万的人民就能有效合作。这么一来,这个社会不但能为所有成员生产足够的粮食、有效分配,还能保护国家抵抗敌人,甚至是扩张领土,好取得更多财富、更多安全保障。
  • 奉为圭臬:
  • 法国政治家塔列朗(Charles Maurice de Talleyrand-Périgord)的政治生涯就像条变色龙,先是路易十六的臣子,再经过革命和拿破仑政权,又抓准时机再次投诚,回到君主制的政体。他曾总结自己几十年任职的经验,表示 “刺刀确实可以做很多事,但想安心地依靠它可是不太容易”。
  • 在所有的人类集体活动中,最难组织推动的就是暴力活动。如果说社会秩序是由武力来维持,立刻就会碰上一个问题:那军队秩序是由什么来维持?想靠威胁来维持军队组织显然不太可行。至少必须有某些军官和某些士兵真正相信某些事情,不管是上帝、荣誉、祖国、男子气概,或是单纯相信金钱也成。
  • 如果人们希望某个由想象建构出的秩序能维持久远,大部分的人(特别是大部分的精英分子)就必须真正相信它。
  • 有三大原因,让人类不会发现组织自己生活的种种秩序其实是想象:
    • 想象建构的秩序深深与真实的世界结合。

    房子的区别,中世纪睡大厅,现在的个人主义有单独的房间。

    • 想象建构的秩序塑造了我们的欲望。

    个人欲望也就成为虚构秩序最强大的守护者。我们常常告诉朋友要 “随心所欲”,但这里的 “心” 就像是个两面间谍,听从的常常是外面那些主流的虚构故事。于是 “随心所欲” 不过也只是结合了 19 世纪浪漫主义与 20 世纪的消费主义,再植入我们的脑海罢了。浪漫主义告诉我们,为了要尽量发挥潜力,就必须尽量累积不同的经验。必须体会不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关系,品尝不同的美食,还必须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

    • 想象建构的秩序存在于人和人之间思想的连接。
  • “主观” 事物的存在,靠的是某个单一个人的意识和信念。如果这个人改变了自己的信念,这项主观事物也就不复存在或是跟着改变。
  • “主体间” 事物的存在,靠的是许多个人主观意识之间的连接网络。就算有某个人改变了想法,甚至过世,对这项事物的影响并不大。
  • 身为人类,我们不可能脱离想象所建构出的秩序。每一次我们以为自己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前方,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稍稍加以扩大。
  • 蜜蜂的未受精卵会发育成雄蜂,受精卵则发育成雌蜂,但雌蜂幼虫依据被喂食的食物不同,长大后可能成为蜂后,也可能成为一般的工蜂。
  • 历史的铁则告诉我们,每一种由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都绝不会承认自己出于想象和虚构,而会大谈自己是自然、必然的结果。
  •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只有自己社会的阶级是自然的,而其他社会的阶级分法都实在是虚假又荒谬。
  • 复杂的人类社会似乎就是需要这些由想象建构出来的阶级制度和歧视。当然,各种阶级制度的道德意义不一,某些社会的歧视也比其他社会更为严重或极端,但至少就目前学者研究,还没有任何一个大型人类社会能真正免除歧视的情形。一次又一次,人类要让社会有秩序的方法,就是会将成员分成各种想象出来的阶级,像是上等人、平民和奴隶;白人和黑人;贵族和平民;婆罗门和首陀罗;又或是富人和穷人。所有这些阶级,就是要让某些人在法律上、政治上或社会上高人一等,从而规范了数百万人的关系。
  • " 黑人歧视法”(Jim Crow Laws)

南北战争后,居然还有黑人歧视法。

  • 美国的审美观就是以白人的美丽作为标准,白人的特质就是美丽的标准,浅色的皮肤、金黄的直发、小而翘的鼻子等等。
  • 随着时间流逝,不公不义的歧视常常只是加剧而不是改善。

偶然历史事件造成的歧视,难以解决。

  • 大多数社会政治阶级制度其实都没有逻辑或生物学的基础,不过就是由历史的偶然事件引起,再用虚构的故事延续壮大。
  • 有某种阶级制度却是在所有已知的人类社会里都有着极高的重要性:性别的阶级。
  • 《圣经》还写着:“若有男子遇见没有许配人的处女,抓住她,与她行淫,被人看见,这男子就要拿 50 舍客勒银子给女子的父亲;因他玷污了这女子,就要娶她为妻。”
  • 学者为了把概念讲清楚,通常把生物学上的区分称为 “性”(sex),而文化上的区分称为 “性别”(gender)。“性” 区分的是男性和女性,属于客观标准,在整个历史上未曾改变。至于 “性别” 区分的是男人和女人(某些文化也有其他类别),所谓 “够男人” 和 “够女人” 的标准存在于主体之间,而且会不断改变。

肌肉理论

流氓理论

父权基因理论

人类的融合统一

历史的方向

  • 现代的政治秩序。自从法国大革命之后,全球人民逐渐同意 “自由” 和 “平等” 都是基本的价值观。然而这两者根本就互相抵触!想要确保 “平等”,就得限制住那些较突出的人;而要人人都能 “自由”,也就必然影响所有人的平等。自从 1789 年法国大革命以来,全球政治史可以说就是讲述着要如何解决这种矛盾。

用一种间谍卫星的高度

全球视野

  • 公元前的 1000 年间,出现了三种有可能达到全球一家概念的秩序,相信这些秩序,就有可能相信全球的人类都 “在一起”,都由同一套规则管辖,让所有人类都成了 “我们”(至少有这个可能),“他们” 也就不复存在。这三种全球秩序,首先第一种是经济上的货币秩序,第二种是政治上的帝国秩序,而第三种则是宗教上的全球性宗教,像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金钱的味道

这要怎么算

贝壳和香烟

  • 现在,大部分的钱也不是以硬币或钞票的方式存在。全球金钱总和为 60 兆美元,但所有硬币和钞票的金额加起来还不到 6 兆美元。换句话说,所有的钱有超过九成(超过 50 兆美元!)都只是显示在计算机上的数字而已。
  • “人人都想要” 正是金钱最基本的特性。人人都想要钱,是因为其他人也都想要钱,所以有钱就几乎可以换到所有东西。

金钱的运作原理

  • 金钱就是一种相互信任的系统,而且还不是随随便便的某种系统: 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
  • 拿一张一美元的钞票来仔细瞧瞧,我们会发现这只是一张色彩丰富的纸,一面有美国财政部长的签名,另一面则写着 “In God We Trust”(我们信神)。

One Dollar

黄金福音

  • 就算是在宗教上水火不容的基督徒和穆斯林,也可以在金钱制度上达成同样的信仰。原因就在于宗教信仰的重点是自己相信,但金钱信仰的重点是 “别人相信 "。
  • 千百年来,哲学家、思想家和宗教人物都对钱嗤之以鼻,称钱为万恶的根源。但就算真是如此,钱同时也是人类最能接受的东西。比起语言、法律、文化、宗教和社会习俗,钱的心胸更为开阔。所有人类创造的信念系统之中,只有金钱能够跨越几乎所有文化鸿沟,不会因为宗教、性别、种族、年龄或性取向而有所歧视

金钱的价格

  • 金钱制度有两大原则:
    • 万物可换:钱就像是炼金术,可以让你把土地转为手下的忠诚,把正义转为健康,把暴力转为知识。
    • 万众相信:有了金钱作为媒介,任何两个人都能合作各种计划。
  • 一直以来,人类社会和家庭的维系靠的是 “无价之宝”,像是荣誉、忠诚、道德和爱。但这些都不会被放上市场,也不应用金钱衡量。
    • 然而,金钱一直试图打破这些限制,就像是水不断渗入大坝的裂缝。
  • 虽然金钱能建立起陌生人之间共通的信任,但人们信任的不是人类、社群或某些神圣的价值观,而只是金钱本身以及背后那套没有人性的系统。我们不信任陌生人,但我们现在也不信任隔壁的邻居,而只是信任他们手上的钱。
  • 人类的经济史就像跳着微妙的舞步。我们用金钱来促进与陌生人的合作,但又害怕这会破坏人类的价值和亲密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也想打破那些限制金钱和商业流动的社会大坝;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断筑起新的大坝,希望保护社会、宗教和环境免受市场力量的奴役。

帝国的愿景

究竟帝国是什么

  • 帝国是一种政治秩序,有两项重要特征:
    • 第一,帝国必须统治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各自拥有不同的文化认同和独立的领土。
    • 第二,帝国的特征是疆域可以灵活调整,而且可以几乎无限扩张。帝国不需要改变基本架构和认同,就能够纳入更多国家和领土。
  • 帝国正是造成民族多样性大幅减少的主因之一。帝国就像一台压路机,将许多民族独特的多样性逐渐夯平(例如努曼西亚人),整合制造出他们更大的新群体。

邪恶的帝国?

  • 帝国四处征服、掠夺财富之后,不只是拿来养活军队、兴建堡垒,同时也赞助了哲学、艺术、司法和公益。现在人类之所以有许多文化成就,常常背后靠的就是剥削战败者。

这是为你们好

当他们成了我们

  • 在中国的统治阶级眼中,各个邻国及四方诸侯都是生活水深火热的蛮夷之邦,天朝中国应该泽被四方、广传华夏文化。
  • 虽然也有些皇帝曾试着要回归自己的根源,让帝国的文化单纯一些,但多数帝国都已经从被征服的民族吸收了太多文化,而形成混合的文明。
  • 有一则著名的逸事,讲的是有个印度人雄心勃勃,把英语学得无懈可击,上了西式舞蹈的课程,甚至还养成了用刀叉进食的习惯。他把这一切学好之后前往英格兰,在伦敦大学学院读法律,还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然而,后来这个读法律的年轻人到了英属南非,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却因为坚持自己该坐头等车厢,而不是像他一样的 “有色人种” 该坐的三等车厢,便被赶下火车。这个人就是甘地。
  • 文化的涵化(acculturation)与同化(assimilation)终于打破了新成员和旧精英之间的障碍。

历史上的好人和坏人

全新的全球帝国

  • 未来的全球帝国,很有可能正是环保当道。
  • 到了 2014 年,世界政治基本上仍是各行其政,但国家的独立性正在迅速消失。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行使真正独立的经济政策,任意发动战争,甚至连国家内政也无法完全独立决定。对于全球市场的阴谋,各个国家也只能逐步开放,逐渐面对全球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干扰,还得面对全球舆论的监督和国际司法的干涉。
  • 我们眼下正在形成的全球帝国,并不受任何特定的国家或族群管辖。就像古罗马帝国晚期,它是由多民族的精英共同统治,并且是由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利益结合。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企业家、工程师、专家、学者、律师和经理人得到召唤,一起加入这个帝国。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就是究竟该响应这个帝国的召唤,还是要忠于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投入了帝国的一方。

宗教的法制

  • 我们今天常认为宗教造成的是歧视、争端、分裂,但在金钱和帝国之外,宗教正是第三种让人类统一的力量。
  • 有了宗教之后,就能说法律并不只是人类自己的设计和想象,而是来自一种绝对的神圣最高权柄。这样一来,至少某些基本的法则便不容动摇,从而确保社会稳定。
  • 我们可以说宗教是 “一种人类规范及价值观的系统,建立在超人类的秩序之上”。这里有两大基本要素:
    • 宗教认为世界有一种超人类的秩序,而且并非出于人类的想象或是协议。
    • 以这种超人类的秩序为基础,宗教会发展出它认为具有约束力的规范和价值观。
  • 某个宗教如果想推广,必须具备另外两种特性:
    • 它信奉的超人类秩序必须普世皆同,不论时空而永恒为真。
    • 它还必须坚定地将这种信念传播给大众。换句话说,宗教必须同时具备 “普世特质” 和 “推广特质 "。

让羔羊变得沉默

  • 农业革命最初的宗教意义,就是让动植物从与人类平等的生物,变成了人类的所有物。
  • 很多古代神话其实就是一种法律契约,人类承诺要永远崇敬某些神灵,换取人类对其他动植物的控制权。
  • 对泛神论者来说,人类只是地球上众多生物的一种。但对多神教徒来说,整个世界就像是反映了神和人类的关系。人类的祷告、献祭、罪孽和善行,就会决定整个生态系统的命运。

偶像崇拜的好处

  • 多神教并不一定认为宇宙没有单一的权柄或法则。大多数的多神论甚至泛神论,都还是认为有一个最高的权柄,高于所有其他神灵、恶魔或是神圣的石头公。
  • 真正让多神论与一神论不同的观点,在于多神论认为主宰世界的最高权力不带有任何私心或偏见,因此对于人类各种世俗的欲望、担心和忧虑毫不在意。
  • 从多神教的概念向外推导,结果就是影响深远的宗教宽容。一方面,多神教徒相信有一个至高无上、完全无私的神灵;但另一方面,多神教徒也相信有许多各有领域、心有偏见的神灵,所以对于某个神的信徒来说,很容易能相信有其他神灵存在,而且也相信其他神灵同样神通广大。多神论本质上就属于开明,很少迫害异教徒。

  • 在 16、17 世纪间席卷欧洲的天主教与新教徒之战。所有这些人都相信基督的神性,也相信他关于爱和怜悯的福音,只是对于 “爱” 的本质意见不合。新教徒认为,神如此爱着世人,所以让自己化为肉体,容许自己受到折磨、钉死在十字架上,从而赎了原罪,并对那些信他的人打开了天堂的大门。而天主教徒认为,虽然信仰是必要的,但光这样还不够。要进入天国,信徒还必须参加教堂礼拜,而且要多行善事。这点让新教徒无法接受,认为这样形同交易,对于神的爱和伟大是种贬抑。如果进不进天堂必须取决于自己的善行,岂不是放大了自己的重要性,而且暗示基督在十字架上为人类受的苦以及神对人类的爱都还不够?

    • 1572 年 8 月 23 日,强调个人善行的法国天主教徒,袭击了强调上帝之爱的法国新教徒。这场攻击称为圣巴塞洛缪节大屠杀。

神是唯一

  • “本地一神教” 阶段
    • 不论在何处,多神教都不断衍生出各种一神论宗教,但由于这些宗教无法放下唯我独尊的中心思想,所以一直只能处于边陲地位。以犹太教为例,仍然认为全宇宙至高的神还是有私心和偏见,而且关爱的眼神全在一小撮犹太民族和以色列这蕞尔之地。
    • 一般而言,一神教徒比多神教徒更为狂热、更热衷传教。

善恶之战

  • 从历史上来看,一神论就像是个万花筒,承继了一神论、二元论、多神论和泛神论,收纳在同一个神圣论述之下。

自然法则

  • 释迦牟尼认为,人遇到事情通常就会产生欲念,而欲念总是会造成不满。
    • 跳出困局:在事物带来快乐或痛苦的时候,重点是要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着重在它带来的感受,于是就能不再为此所困。
      • 他要求信众不杀生、不邪淫、不偷盗,因为这些作为一定会让欲望如野火燎原,而一心追求权力、感官享受或财富。
  • 佛陀的教诲一言以蔽之:痛苦来自欲望;要从痛苦中解脱,就要放下欲望;而要放下欲望,就必须训练心智,体验事物的本质。
  • 佛教并不否认有神祇存在,认为他们有强大的神通,能够带来降雨和胜利,然而神祇对于 “由欲得苦” 这条法则却无能为力。
  • 佛教徒崇拜的并不是神祇,而是这些已经开悟而尚未成佛的人,除了希望他们协助达到涅槃的境界,也希望他们帮忙处理一些世俗的问题。

当崇拜的对象变成了人

  • 有神论的宗教,重点在神的崇拜;至于人文主义宗教,重点就是对人的崇拜,或者讲得更明确,是对智人的崇拜。人文主义的基本信念,就是认为智人是独特的、神圣的,从本质上就与其他所有现代动物有所不同。
  • 人文主义对 “人性” 的定义,大致上分成三种对立的教派:
    • 自由人文主义,它认为人性就在于每个个人的自我特质,因此个人自由也就变得神圣不可侵犯。
    • 社会主义者认为所谓 “人性” 是个集体而非个人的概念。因此,他们认为神圣的不是每个个人心中的声音,而是由所有智人这种物种构成的整体。
    • 演化人文主义,以纳粹为最著名的代表。相对于其他人文主义者,纳粹相信人类并非处处相同,也不是永恒不变,而是一个会进化或退化的物种。人可以进化成超人,也可以退化成非人。
  • 自由人文主义和最新的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之间已经出现一条鸿沟,我们很快就无法再忽视而必须直接面对。

成功的秘密

马后炮的谬 (miu) 误

  • 历史还是所谓的 “二级” 混沌系统。混沌系统分成两级,一级混沌指的是 “不会因为预测而改变”。例如天气就属于一级混沌系统。至于二级混沌系统,指的是 “会受到预测的影响而改变”,因此就永远无法准确预测。例如市场就属于二级混沌系统。

盲目的历史女神克丽欧

  •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历史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而进展;而原因就在于 “利益” 并没有客观的衡量标准。不同的文化对于 “善” 的定义不同,而且并没有客观标准可以决定何者为佳。
  • 博弈理论告诉我们,在有多位参与者的时候,某些概念和行为模式可能对 “所有” 参与者都有害,但就是有办法继续存活下去。
    • 军备竞赛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 无论我们把历史发展的动力称为博弈理论、后现代主义或迷因学,“提升人类福祉” 绝不是其主要目标。并没有证据显示史上最成功的文化就一定是对智人最好的文化。

科学革命

第十四章 发现自己的无知

  • 1945 年 7 月 16 日上午 5 点 29 分 45 秒,美国科学家在新墨西哥的阿拉莫戈多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从这时开始,人类不仅有了改变历史进程的能力,更有了结束历史进程的能力。
  • 在过去的 500 年中,人类越来越相信可以靠着投资科学研究提升人类的能力。而且这不只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经过了反复的证明。

不知为不知

  • 现代科学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就让它比所有先前的知识体系更具活力、更有弹性,也更有求知欲。这一点大幅提升了人类理解世界如何运作的能力,以及创造新科技的能力。

科学教条

知识就是力量

  • 用 “真实” 与否来为知识评分并不妥当。真正的考验就是实用性。能让我们做出新东西来的,就是知识。

进步论的理想

  • 无论是巴别塔、希腊神话的伊卡鲁斯(Icarus)或是犹太传说的活假人(Golem),这些神话故事都在告诫人类,不要企图超越人类的极限,否则只会灾难加身。
  • 纵观历史,社会上有两种贫穷:
    • 社会性的贫穷,指的是某些人掌握了机会,却不愿意释出给他人;
    • 生物性的贫穷,指的是因为缺乏食物和住所,而使人的生存受到威胁。或许社会性的贫穷永远都会存在、无法根除,但在全球许多国家中,生物性的贫穷都已经成了过去式。

吉尔伽美什计划

  •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死亡,伊斯兰教、基督教或是古埃及宗教会变得如何?这些宗教告诉信众,他们应该和死亡达成一种协议,将重点放在来世,而不是在今生试图克服死亡、寻求永生。
  • 唯一一个让死亡仍然占据核心的现代意识形态就是民族主义。在那些绝望到极点但又同时充满诗意的时刻,民族主义就会向人承诺,就算你牺牲了生命,但你会永远活在国家整体的永恒记忆里。只不过,这项承诺实在太缥缈。

科学研究的恩客

  • 科学家本身并不一定会察觉到各种控制金钱流动的政治、经济和宗教利益,许多科学家确实只是纯粹为了求知而研究。然而,真正控制科学发展进度表的,也很少是科学家。

第十五章 科学与帝国的联姻

为什么是欧洲

  • 从 1850 年起,欧洲之所以能够称霸世界,很大程度靠的就是军事、工业和科学领域的合作,以及如同巫术般神妙的科技。
  • 中国甚至要到 1876 年,才建了第一条铁路,全长 25 公里,由欧洲人所建;而且来年就遭到中国政府拆除。所以,就算到了 1880 年,中国这个庞大的帝国连一条铁路也没有。
  • 1500 年到 1850 年,虽然这段时期欧洲面对亚洲在科技、政治、军事、经济上并不具有什么明显的优势,但却是在厚植累积独特的潜力,直到 1850 年左右才终于爆发。
    • 他们缺少的是西方的价值观、故事、司法系统和社会政治结构,这些在西方花了数个世纪才形成及成熟,就算想要照抄,也无法在一夕之间内化。

征服的心态

  • 欧洲帝国主义和先前的所有帝国完全不同。过去的帝国主义者都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了整个世界,“征服世界” 只是为了要利用及传播他们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
    • 相较之下,欧洲帝国主义之所以要前往遥远的彼岸,除了为了新领土,也是为了新知识。
  • 随着时间过去,对知识的追寻和对领土的追寻变得越来越紧密交织。

地图上的空白

  • 这片西班牙船队向西航行所碰上的土地,终于首次以一块独立大陆的姿态出现在地图上。既然要画,瓦尔德泽米勒就得给它取个名字,但他误以为发现美洲的人是亚美利哥・韦斯普奇,因此为了向他致敬,这片大陆就被命名为 “America”(美洲)。
    • 美洲的命名来源

如同来自外层空间的侵略者

罕见的蜘蛛,被遗忘的文字

  • 帝国之所以会资助语言学、植物学、地理学和历史学,并不只是为了实用因素。另一项同样重要的原因,在于科学能够从思想上让帝国合理化。
  • 对今日许多精英分子而言,要比较判断不同人群的优劣,几乎讲的总是历史上的文化差异,而不再是种族上的生物差异。我们不再说 “这就存在于他们的血液里”,而是说 “这就存在于他们的文化
    里”。

第十六章 资本主义教条

  • 在历史来到现代之前,这种交换的能力还十分有限。原因就在于,当时金钱只能代表一些 “实际存在于当下” 的物品。这与 “创业” 的概念无法兼容,因此也就很难促进经济成长。
  • 正是 “信用” 的概念,让我们能够预支未来、打造现在。而这背后有一项基本假设,就是未来的资源肯定远远超过目前的资源;只要我们使用未来的收入来投资当下,就会带来许多全新而美好的商机

会变大的饼

  • 人类全体财富的基础,就在于希望增加个人利润的自私心理。
  • 亚当・斯密推翻了传统上认为财富与道德彼此对立的概念,这下天堂的大门也会为富人而敞开,而有钱也就是有了道德。
    • 这么一来,可以说正是有钱人推动了经济成长的巨轮,让人人都得益,他们可真是整个社会里最有用的典范。
  • 在新的资本主义教条里,最神圣的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是:“生产的利润,必须再投资于提高产量”。
  • 所谓的 “资本主义”(Capitalism),认为 “资本”(capital)与 “财富”(wealth)有所不同。资本指的是投入生产的各种金钱、物品和资源。而财富指的则是那些埋在地下或是浪费在非生产性活动的金钱、物品和资源。

哥伦布也需要金主

  • 当时西印度公司 (荷兰) 曾在殖民地筑起一道墙,用来抵御英国人和美国原住民,这道墙的位置现在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街道:华尔街(Wall Street,直译为 “墙街”)。
  • 密西西比公司利用其政治影响力操纵股价、推动购买热潮,结果让法国人民对法国金融系统和国王的金融智慧都失去信心。
    • 商业对政府的干预例子

以资本之名

以资本之名

  • 虽然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分别在 1800 和 1858 年由荷兰和英国收归国有,但资本主义和帝国的关系非但没有结束,反而是在 19 世纪变得更为紧密。股份公司不再需要自己建立及管理殖民地,而是由经理和大股东直接在伦敦、阿姆斯特丹和巴黎与政治权力牵线接轨,直接由国家来帮忙维护利益。
  • 今天在判断某个国家的信用评级时,经济体系是否健全远比天然资源的多寡更为重要。信用评级代表的是国家清偿债务的可能性。除了纯粹的经济数据外,也会考虑政治、社会甚至文化因素。

对自由市场的崇拜

  • 奴隶贸易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并不是暴君或是种族主义者,而是不受限制的市场力量。

  • 在中世纪,糖在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必须由中东进口,而且价钱令人咋舌,使用的时候百般珍惜,视为某种秘密成分,加进各种美食或是蛇油为底的药物中。

  • 这是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美中不足之处。它无法保证利润会以公平的方式取得或是以公平的方式分配。而且相反的是,因为人类有追求利润和经济成长的渴望,就会决定盲目扫除一切可能的阻挠。等到 “成长” 成了无上的目标、不受其他道德伦理考虑的制衡,就很容易衍生成一场灾难。

  • 孟加拉地区大饥荒,也是出于类似原因:英国东印度公司比较重视的是自己的利润,而不是 1000 万孟加拉地区人的生命。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军事行动,后面出钱的也是一群善良的荷兰人,他们爱孩子,会捐钱给慈善事业,也懂得欣赏好音乐和好艺术,但他们就是没感受到爪哇、苏门答腊、马六甲这些地方人民的痛苦。

第十七章 工业的巨轮

  • 因为所有能量转换只能靠人类和动物的身体,当时几乎所有人类活动靠的就是肌肉的力量。人类的肌肉能用来造车盖房,牛的肌肉能用来拖犁耕田,马的肌肉能用来运输货物。而所有能用来供应这些 “有机肌肉机器” 的能量来源只有一种:植物。至于植物的能量,则是来自太阳。植物靠着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为有机化合物。由此看来,历史上人类成就的几乎所有事情,第一步靠的都是将植物取得的太阳能转换为肌肉的力量。

厨房里的密码

  • 从中国炼丹术士发现火药,到土耳其人用大炮粉碎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之间足足过了 600 年。

能源的汪洋大海

  • 这世界缺的不是能源,而是能够驾驭并转换符合我们所需的知识。如果与太阳任何一天放射出的能量相比,全球所有化石燃料所储存的能源简直是微不足道。

  • 现在人类所有活动和产业每年约消耗 500 艾焦,而地球只要大约短短 90 分钟,就能从太阳接收到这么多能量。而且,这还只是太阳能而已。

    • MC: 太阳能量恐怖。

输送带上的生命

  • 机械化不只是机器的事,连植物和动物也同样遭到机械化。差不多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宗教将智人提升到神的地位的时候,各种农场上的动物已经不再被视为活生生、能够感受到痛苦的生物,而是被视为机器一般对待

    • 这些动物的一生就像是巨大生产线的齿轮,决定它们生命长短及质量的,就只是各种商业组织的利润和亏损。
  • 猪的智商和好奇心在哺乳动物里数一数二,可能只低于巨猿。

  • 大西洋奴隶贸易并非出于对非洲人的仇恨,而现代畜牧业也同样不是出于对动物的仇恨。这两者背后共同的推手,就是冷漠。

  • 讽刺的是,正是那些制造了挤奶器和集蛋器的科学,最近也赤裸裸指出这些哺乳动物和鸟类同样有复杂的感觉和情绪。它们不仅能感受到生理上的痛苦,也同样能感受到心理情绪上的痛苦。

  • 工业化农业的悲剧在于,它一味强调动物的客观需求,却忽略了它们的主观需要。

  • 因为农业释放出了数十亿的人力,由工厂和办公室吸纳,才开始像雪崩一样有各种新产品倾泻而出。

血拼的年代

  • 消费主义的美德就是消费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鼓励所有人应该善待自己、宠爱自己,就算因为过度消费而慢慢走上绝路,也是在所不惜。

  • 制造商设计产品的时候,刻意让它在一段短时间后就被淘汰;而且就算旧型号明明就足以满足各种需求,厂商还是会不断推出新型号,

  • 肥胖这件事,可以说是消费主义的双重胜利。一方面,如果大家吃得太少,就会导致经济萎缩,这可不妙;另一方面,大家吃多了之后,就得购买减肥产品,再次促进经济成长。

第十八章 一场永远的革命

  • 世界越来越被塑造成适合智人需求的样子,但其他物种的栖地就遭到破坏,这让它们迅速灭绝。地球曾经是一片蓝天绿地,但现在已经成了混凝土和塑料构成的商场。

摩登的现代

  • 1880 年,英国政府迈出了前所未有的一步,立法规定全英国的时刻表都必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是史上第一次有国家采取了全国统一的时刻表,要求人民依据人工的时钟来过生活,而不是依据当地的日升日落周期有所调整。

  • 天才的德国物理学家,居然找出一套方法,只要靠着钟声在广播中的微小差异,就能判断伦敦当时的天气。

家庭和社群的奔溃

  • 在工业革命之前,多数人的日常生活都逃不脱三大传统框架:核心家庭、大家庭,以及当地的密切社群。

  • 随着时间过去,国家和市场的权力不断扩大,也不断削弱家庭和社群过去对成员的紧密连接。

  • 要解放个人是有代价的。现在许多人都悲叹着家庭和社群功能不再、觉得疏离,而且感觉冷漠的国家和市场对我们造成许多威胁。

    • 很多时候,个人遭到市场的剥削,而国家不但不保护个人,反而还用军队、警察和官僚施加迫害。
  • 一般来说,人们还是认为现代家庭可以满足人类最亲密的需求,这是国家和市场(到目前为止)无法提供的。

  • 年轻人越来越不需要听从长辈的意见,而一旦孩子的人生出了任何问题,似乎看来总是可以怪在父母头上。

想象的社群

  • 市场和国家要增强这些情感面,靠的就是塑造 “想象的社群”( imagined communities,另译 “想象的共同体”),纳入的人数可能达到数百万之巨,而且是专为国家或商业需求量身打造。

  • 现代所兴起的两大想象社群,就是 “民族” 和 “消费大众”。

    • 消费主义和民族主义可说是夙夜匪懈,努力说服我们自己和其他数百万人是一伙的,认为我们有共同的过去、共同的利益以及共同的未来。
  • 近几十年来,所谓民族的社群概念不断被一群又一群的消费者削弱。这些消费者彼此并不认识,但都有同样的消费习惯和兴趣,因此不但相信还定义大家就是同一伙的。

  • 他们最主要的定义方式也是靠着消费。这可以说是他们身份认同的基石。

变动不休

  • 谈到现代革命,一般人想到的会是 1789 年的法国大革命,1848 年的欧洲自由革命,或是 1917 年的俄国革命。但事实上,讲到现代,其实每年都有革命性的改变。

  • 激烈的社会运动可能引发血腥暴力。讲到 19 世纪和 20 世纪的政治历史,常常讲到的就是一连串生灵涂炭的战争、革命和大屠杀。就像是雨天的时候,小孩喜欢穿着雨鞋从一个水洼跳到下一个水洼,这种历史观点也像是在跳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跳到冷战,从亚美尼亚大屠杀跳到犹太人大屠杀,再跳到卢安达大屠杀,从把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的罗伯斯庇尔(Robespierre)再跳到希特勒。

  • 在现代晚期,虽然暴力和恐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但和平与安宁也同时来到历史新高。

我们这个年代的和平

  • 纵观历史,大多数的暴力事件是出于家庭之间或社群之间的仇恨。

  • 在早期农业社会里,农民唯一知道的政治组织就是自己的社群,但他们受到的暴力对待层出不穷。要等到王国和帝国的力量增强之后,人类社会才开始对社群有了约束力,而使暴力程度下降。

帝国的退位

  • 历史上,我们看到各个帝国总是铁腕镇压叛乱,而且就算再也压制不住,最后也会孤注一掷,常常就是进行一场浴血混战。而等到帝国灭亡,接着就有一段无政府状态,战乱频传。但自从 1945 年以来,多数帝国都选择了和平的退位方式,帝国解体崩溃的过程变得相对迅速、平和且有序。

  • 在 1945 年,英国还统治着 1/4 的地球。但不过 30 年后,它统治的土地就只剩下几个小岛。

  • 帝国退位后,由各个独立的国家接管,大部分就享受着既成的稳定边界,也与四周的邻国愉快地和平共处。

  • 英国撤退已经称得上是和平和秩序的典范。相较之下,法国殖民帝国就比较顽固了,崩溃撤退时仍然在越南和阿尔及利亚掀起血战,造成数十万人死亡。

  • 1989 年苏联解体,过程可以说是更为和平,只是在巴尔干半岛、高加索和中亚地区仍然爆发了种族冲突。一个如此强大的帝国,竟然消失得如此安静且迅速,可以说是史上罕见。

  • 苏联最后一位统治者戈尔巴乔夫等人所放下的,不只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攻下的领地,更包括了更早之前由沙皇所征服的波罗的海、乌克兰、高加索和中亚地区。

核子和平

  • 自 1945 年以来,没有任何一个经联合国承认的独立国家遭到征服而灭国。虽然小型国际战争时而发生,仍有达百万的民众在战事中丧命,但战争已经不再是常态。

  • 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发表许多著作和文章,解释为何现在会有这个令人愉悦的发展,其中大致提出几项重要因素。

    • 战争的成本大幅上升。
    • 正因为战争的成本飙升,也就代表其利润下降。
      • 过去的财富多半就是田地、牛、奴隶和黄金,无论要抢劫或占领都十分方便。但到了今天,财富的形式变成了人力资本、科技知识,以及像是银行这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想要抢夺或是占领都相当困难。
    • 虽然战争已经不再那么有利可图,但和平却成了一笔越来越划算的生意。
      • 到了现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外贸和投资变得至关重要,和平可以说也开始有了特殊的红利。
    • 在于全球政治文化也有了结构性的大变动。史上有许多领导精英(像是匈奴的单于、维京人的首领、阿兹特克的祭司)其实认为战争是件好事;也有些领袖虽然认为战争很邪恶,但认为这避无可避,只能做好准备,随时要抢占上风。
      • 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史上第一次由爱好和平的精英分子来领导,这些政治家、商人、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确实相信战争是一种邪恶,而且也相信战争能够避免。
    • 所以,现在有四大因素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核子末日的威胁促进了和平主义;和平主义大行其道,于是战争退散、贸易兴旺;贸易成长,也就让和平的利润更高,而战争的成本也更高。随着时间过去,这个良性循环也就对战争造成另一个阻碍,而且可能最后看来会是最重要的阻碍:因为国际网络日渐紧密,使得多数国家无法再维持全然独立,所以其中任何一国片面宣战的机会也就大幅降低。
  • 现在正面临着全球帝国的形成。而这个帝国与之前的帝国也十分类似,会努力维持其疆域内的和平。正因为全球帝国的疆域就是全世界,所以世界和平也就能得到有效的维持。

  • 我们只要回顾过往就会发现,自己对于过去历史的看法总是受到近几年事件的左右。

第十九章 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 学者研究历史,但只是点出了一切的情形,像是政治、社会、经济、性别、疾病、性、食物、服装,而很少有人提到这些究竟如何影响人类的幸福。这是我们对于历史理解的最大空白之处。

  • 要评估全球幸福程度的时候,只看上层阶级、只看欧洲人、只看男性,都是巨大的错误。而且,或许只看人类也同样有失公允。

快乐该如何计算?

  • 目前有一项耐人寻味的结论:金钱确实会带来快乐,但是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之后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

  • 另一项有趣的发现是疾病会短期降低人的幸福感,但除非病情不断恶化,或是症状带有持续、让人无力的疼痛,否则疾病并不会造成长期的不快。

  • 目前看来,对快乐与否的影响,家庭和社群要比金钱和健康来得重要。

快乐的化学成分

  • 快乐或痛苦在演化过程里的作用,就只在于鼓励或阻挡生存和繁衍。

    • 举例来说,演化就把快感当成奖赏,鼓励男性和女性发生性行为、将自己的基因传下去。如果性交没有高潮,大概很多男性就不会那么热衷。
  • 大多数生物学家也不是完全只看生物这一套。虽然他们主张快乐 “主要” 是取决于生化机制,但也同意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同样有其影响力。

  • 百忧解(Prozac)之所以让人不再沮丧,靠的就不是对任何体制的改革,而只是提高血清素的浓度。

    • 想要有长期的快乐,只能靠血清素、多巴胺和催产素。

生命的意义

  • 正如尼采所言,只要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几乎什么都能够忍受。生活有意义,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饴;生活无意义,就算在顺境中也度日如年。

  • 从我们所知的纯粹科学角度来看,人类的生命本来就完全没有意义。人类只是在没有特定目标的演化过程中,盲目产生的结果。

  • 所谓的快乐,很可能只是让个人对意义的错觉和现行的集体错觉达成同步而已。只要我自己的想法能和身边的人的想法达成一致,我就能说服自己、觉得自己的生命有意义,而且也能从这个信念中得到快乐。

认识你自己

  • 佛教与现代生物学和新世纪运动的相同点,在于都认定快乐不在于外在条件。但佛教更重要也更深刻的见解在于,真正的快乐也不在于我们的主观感受。

  • 苦真正的来源不在于感受本身,而是对感受的不断追求。

第二十章 智人末日

  • 选择育种(selective breeding)来走快捷方式,加速自然选择的进程。

老鼠和人

  • 所谓生物工程,指的是人类刻意在生物层次进行的干预行为(例如植入基因),目的在于改变生物体的外形、能力、需求或欲望,以实现某些预设的文化概念。

让尼安德特人再现

  • 操纵基因并不一定会让智人大批死亡而绝种,但很可能会让智人这个物种大幅改变,到最后就成了另一个物种,而不宜再使用智人这个名称。

仿生的生命

  • 仿生工程结合有机和无机组织,创造出 “生化人”(cyborg)。从某种意义上,现代所有人几乎多多少少都是生化人,用各种其他设备来辅助我们的感官和能力,像是眼镜、心脏起搏器、辅具,甚至还包括计算机和手机(这样一来就能减轻一些大脑要储存及处理数据的负担)。

  • 2006 年,美国海军水下作战中心(Naval Undersea Warfare Center)也曾提出计划研发仿生鲨鱼,表示 “本中心正研发一种鱼用标签,希望通过神经植入物控制宿主动物的行为”。

  • 德国的 “Retina Implant” (视网膜植入)公司取得政府资金,正在开发一种人工视网膜,可能让盲人重获部分视力。它的做法是将一个微芯片植入患者眼中,光感应器吸收进入眼中的光线,将光能转为电能,刺激视网膜上未受损的神经细胞。细胞发出神经冲动刺激大脑,就会转译为视觉影像。

    • Good news.
  • 所有目前进行的研究当中,最革命性的就是要建构一个直接的大脑–计算机双向接口,让计算机能够读取人脑的电子信号,并且同时输回人脑能够了解的电子信号。

    • 如果这种设备成功,再直接将大脑连上网络,或是让几个大脑彼此相连、形成 “脑际网络”,情况会如何?

另一种生命

  • 第三种改变生命法则的方式,则是创造出完全无机的生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能够自行独立演化的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病毒。

  • 许多程序设计师都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创造出一个能够独立于创造者、完全自行学习演化的程序。

  • 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流传的时候,会不断自我复制数百万到数亿次,一面要躲避追杀的防毒软件,一面又要与其他病毒争夺网络里的空间。而总有某一次,在病毒自我复制的时候出现了错误,这就成了一种计算机化的突变。这种突变有可能是因为病毒设计师,原本就让病毒偶尔会发生随机复制错误;也有可能就是因为某种随机发生的误差。

  • 假设在偶然下,突变后的病毒比较能躲过防毒软件的侦测,而且仍然保留着入侵其他计算机的能力,就会在网络里迅速传播。于是,这种突变种就能生存下来,而且开始繁衍。随着时间过去,网络空间就会充满这些并非由人所设计出来、经过无机演化而成的新型病毒。

奇异点

  • 未来世界主人翁与我们之间的差异,可能会远大于我们和尼安德特人之间的差异。

  • 物理学家认为宇宙大爆炸(Big Bang)就是一个奇异点(singularity)。在奇异点之前,所有我们认知的自然法则都还不存在,就连时间也不存在。所以要说宇宙大爆炸 “之前” 如何如何,对我们来说是没有意义、无法理解的。而我们可能正在接近下一个奇异点,所有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意义(不论是你我、男女、爱恨)都即将变得再也无关紧要。而在那个点之后的任何事,都还超出我们现在所能想象的。

科学怪人预言

  • 历史一再让我们看到,许多以为必然会发生的事,常常因为不可预见的阻碍而无法成真,而某些难以想象的情节,最后却成为事实。

  • 既然我们可能很快也能改造我们的欲望,或许真正该问的问题不是 “我们究竟想要变成什么”,而是 “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么”,

后记 变成神的这种动物

我们让自己变成了神,而唯一剩下的只有物理法则,我们也不用对任何人负责。正因如此,我们对周遭的动物和生态系统掀起一场灾难,只为了寻求自己的舒适和娱乐,但从来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

历史年表

距今年代

  • 135 亿年
    • 物质和能量出现。物理学的开始。
    • 原子和分子出现。化学的开始。
  • 45 亿年
    • 地球形成。
  • 38 亿年
    • 有机生物形成。生物学的开始。
  • 600 万年
    • 人类和黑猩猩最后的共同祖先。
  • 250 万年
    • 非洲的人属开始演化。出现最早的石器。
  • 200 万年
    • 人类由非洲传播到欧亚大陆。
      演化为不同人种。
  • 50 万年
    • 尼安德特人在欧洲和中东演化。
  • 30 万年
    • 开始日常用火。
  • 20 万年
    • 智人在东非演化。
  • 7 万年
    • 认知革命。出现能够描述虚拟故事的语言。
    • 历史学的开始。智人传播至非洲之外。
  • 4.5 万年
    • 智人抵达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巨型动物绝种。
  • 3 万年
    • 尼安德特人绝种。
  • 1.6 万年
    • 智人抵达美洲。美洲巨型动物绝种。
  • 1.3 万年
    • 弗洛里斯人绝种。智人成为唯一存活的人类物种。
  • 1.2 万年
    • 农业革命。驯化动植物。
    • 出现永久聚落。
  • 5000 年
    • 出现最早的王国、文字和金钱。多神教信仰。
  • 4250 年
    • 出现最早的帝国:萨尔贡大帝的阿卡德帝国。
  • 2500 年
    • 出现最早的硬币:通用的金钱。
    • 波斯帝国:普世的政治秩序(“为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
    • 印度佛教:普世的真理(“让所有人类解脱痛苦”)。
  • 2000 年
    • 中国汉帝国。
    • 地中海罗马帝国。
    • 基督教。
  • 1400 年
    • 伊斯兰教。
  • 500 年
    • 科学革命。人类承认自己的无知,开始取得前所未有的能力。
    • 欧洲人开始征服美洲和各大洋。整个地球形成单一历史场域。资本主义兴起。
  • 200 年
    • 工业革命。家庭和社群被国家和市场取代。动植物大规模绝种。
  • 现在
    • 人类脱离了地球的疆域。
    • 核武器威胁人类的生存。
    • 生物开始越来越由智慧设计形塑,而非自然选择。
  • 未来
    • 智慧设计成为生命的基本原则?
    • 智人被超人类取代?

History

  • 20200930 完成第一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