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食穷民》读后感

[toc]

饱食穷民封面

《饱食穷民》是一本纪实文学题材,在日本上市已经有近二十五年的时间,书中所述的事情也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但是又和中国现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社会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小微借贷加班厌食等,这在 30 多年前的日本已经司空见惯。

读这本书,可以通过时空错位来借鉴 20 多年前发生在日本的事情,现在也发生在我们身边。以史为镜,可以照出我们自己得与失,值得我好好思考和借鉴。

作者简介

本书的作者,斋藤茂男,是日本著名新闻记者,同时也是一名广为人知的纪实文学作家。在以超人般的精力从事记者工作的同时,作者至一九九四年间由岩波书店出版的十二本纪实文学作品集《日本世相》系列,不仅是他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记者生涯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一幅刻画了日本社会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直到泡沫经济破灭的真实写照。这本《饱食穷民》是纪实文学《日本世相》系列的作品之一。

时代背景

这本《饱食穷民》所记录的时代背景,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的这段时间。在这个时期,日本成功挺过石油危机、日元升值等一连串的 “国难”,还化 “国难” 为动力,成功收获众多世界第一的勋章,跃居超级经济大国之列。

在欣欣向荣的表象下,作者通过一系列的采访,描述了社会底层的人民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却在借贷、加班和厌食中痛苦,不知满足,迷失了自己。


注:文章后面的内容大部分摘录自《饱食穷民》,MC 后面的内容是我新增的。

关于《日本世相》

饱食穷民描述的时代和现在的中国很像,经济高速发展,房价飞涨,跃居超级经济大国之列。那个阶段,所有人都陷入一个巨大装置,努力把时间变为金钱,被强迫着,要更快、更有效率地活着,哪怕超越身体极限,时时刻刻,一分一秒都不能错过。这节奏让我们无法按照自然时间生活,过有生命力的生活,只感觉身心俱疲,不停被压榨。

  • MC: 我使用 阶段 这个名词来描绘 20 年前的日本,因为我认为这可能是每一个国家崛起的必经过程,和时间的关系并不大。

序章 走向世纪末

  • 洛克希德事件案发,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被捕。
    • MC:洛克希德公司是当时美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和军火供应商之一,该公司主要是依靠行贿打开国外市场的,因此,美国的许多飞机制造商向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跨国公司小组进行了举报。日本检察官从中发现了一张领受人为田中角荣的 5 亿日元的收据。法院认定田中角荣违犯外汇法、受托受贿,判处其四年徒刑,罚金 5 亿日元。这起日本历史上旷日持久的马拉松审判,在历时 19 年,耗资 6 亿日元后,终于落下帷幕。
  •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世界陷入不安。
    • MC: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前苏联基辅市北 130 公里的地方,是前苏联 1973 年开始修建,1977 年启动的最大的核电站。1986 年 4 月 26 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
  • 1987 年房价一年飙升三倍。日本国营铁道和日本航空民营化改革。空前的理财热潮,股价暴跌。
    • MC: 这个阶段可能类似于 08 ~ 15 年的中国,房地产价格飞涨。
  • 以新增消费税为主要内容的税收改革法案在临时国会获通过。经济以内需为中心持续走高
    • MC: 现在的中国提出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貌似和这个阶段相似。现在的房地产已经耗干了每个家庭的消费能力,经济内需怎么促进呢?现阶段的反垄断、数字税等,是否可以算作消费税的另一种形式呢?
  • 德国实现统一,正式结束分裂历史。
    • MC:1990 年发生的事情,东德西德统一,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不会珍爱自己的人们

  • 脑子聪不聪明,学习、工作成绩好不好,有没有能力迅速完成任务,对公司有没有贡献…… 他们内心的刑具,就是这些丈量、判断个体价值高低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可以说,正是这些价值观建构的体系驱赶着人们陷入无限竞争的社会

人吃人的画卷

  • 这无疑让人联想到这样一幅画面:竞争和生产效率至上主义的齿轮正奏响嘎吱嘎吱的旋律,日夜压榨着每一个人
    • MC:能否对应到现在 “降本增效” 的阶段。裁员的压力下,每一个人被 KPI 压得喘不过气来。
  • 如今,私营电视台也纷纷推出《直播到天明》这种深夜节目,满街都是 24 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整个社会都逐渐朝着 “24 小时不夜城” 方向发展。就像纽约、伦敦等大都市一样,成功跻身国际金融中心之列的东京在信息、经济上和国外往来越来越紧密。由于时差的关系,越来越多的写字楼到了夜晚也灯火通明。

  • 本应以改善公司业务为目的的微电子化,反而将前所未有的高精度管理的手段指向了公司员工。效率至上的管理系统创造出巨大财富的生产系统,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第一盏红灯,亮给了人类的健康。

    • 我们就像是骑在一辆随时会倒下的独轮车上,感受到背后不断逼近的不安,非得骑到把自己累倒,不死不休。
  • 现在是寻呼机时代。计算机技术人员无论假期还是深夜,都会因为机器故障和维护被叫去公司工作。

    • MC: 现在手机时代,不限于程序员,打工人正常的休息都没有了。
  • 少数资产家把持着一路狂涨的土地,贪得无厌地增殖手中的资产,导致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 在这样一个挥汗劳动不如坐收利息的社会,人心没有不走向疯狂的道理。

饱食穷民

无处可逃的男人

  • 公司每年都会制定更高的目标,我们每年都必须超额完成公司的目标才行。在这种制度下,无论你怎么拼命,都永远不会有解脱的那天。

  • 小微贷为了多收利息,放款的数额通常大于借款人申请的金额。

    • 放款人通常会通过抬举借款人的方式,麻痹他们的神经,怂恿他们多借,最后酿成严重的后果。
      • MC: 这种做法在现在的小微贷款也很普遍,互联网平台总是会借给你更多的钱,额度远远超过你的需求。
  • 这些公司打着‘XX 大作战’的旗号,喊出大家齐心协力达成目标之类的口号,或是提高士气,或是鼓励员工互相竞争,甚至在公司内制造出员工皆兄弟这种氛围,这其实也是人力管理的方法之一。

    • 归根结底,在这种所有员工‘人人有责’的制度中,一旦一个人遭遇失败,就会陷入严重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之中,认为自己给同事造成了麻烦和损失,从而产生自责的情绪。
  • 公司在不停强调要我们 “学会独立思考”,但每天都被销售指标穷追不舍的员工,又哪里有时间读书、思考呢?

梦想之城

  • 在父亲的劝说下,祐二郎中学毕业后,也不得不过上了烧炭挣钱的日子。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之后,要走上两个小时的山路。弟弟砍树,把树干锯成一段一段的,哥哥去炭窑把锯好的木头烧成炭。烧好的炭,每十五公斤捆成一大捆,然后每个人背四捆下山。年纪才十五岁的少年本来身体就不壮实,要背负六十公斤的木炭下山,其中辛苦,可想而知。每走两三百米,就要靠在石头上休息一次,喘过气来后再走两三百米…… 如此循环往复。

  • 工作第二年,他把母亲接到东京来旅游。看着满面笑容的母亲,他心里得意极了。

  • 从某些角度看,保险合同总量的激增正反映了人们心中的不安

我要买!买!买!

  • 信贷消费真正开始快速增长,其实是在石油危机后的低增长时代。不光卖方需要变本加厉地提升市场的消费欲望,买方也是,一方面面临实际收入的减少,而另一方面却希望维持现有生活和消费水平,不愿让步

    • 咱们都生活在大量消费的社会之中,刺激欲望的宣传像洪水一样席卷着我们。面对这一大潮,我们甚至来不及思考就被卷入其中。
    • MC:中国逐步进入低增长时代,现在内循环是经济主要增长动力;那么,社会和政府也会不遗余力地促进消费,但是我们要限制借贷消费,警惕实际购买能力下降。
  • 我们公司的主要业务是销售和租赁复印机。在这次出事之前,公司和一家信贷公司达成合作,信贷公司给我们介绍客户,而我们公司的员工需要用他们公司的信用卡。

  • 很多女性平时心中都有一种空虚感,不断寻求能够满足自己的东西。有时候刚好赶上身体状态的变化,就很容易无法控制购物消费的冲动,会大量购买衣服等物品。这种心理,有时候还会以别的形式体现出来,比如喝酒、吃东西等。

    • 夫妻关系虽然表面上很好,甚至看上去十分融洽,但其实妻子想要和丈夫享受更多二人世界的需求却不能实现,又没办法率直坦诚地向丈夫表达心中的诉求。还有就是夫妻关系整体十分淡薄,没有构成两人相互支撑的关系。这时,妻子就很容易变得需要依靠物质来填补心中的空虚。

美满生活

  • 虽然像我这样的人根本算不上什么中产阶级,但我心中多少总有一些仿佛是中产阶级般的感觉。想着既然别人都去夏威夷,那我也得去夏威夷。别人有的东西,我当然也想买,别人去旅游,那我也得去旅游,想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你说对吧?我承认确实有虚荣心在里面。
    • MC:警惕陷入消费危机,中产陷阱。消费不攀比,量入为出。
  • 一开始,我对她还有一些不解和轻蔑,认为这个女人的金钱观和脑子都有问题,然而听着她的倾诉,又渐渐觉得她就像一个身坠陷阱的小动物,沉湎于虚假繁荣的生活中不能自拔,甚至开始对她抱有一些同情。

X 先生的对话

  • 所谓‘细民’,是指有固定工作的社会底层的一般工人阶层。‘贫民’是属于没有固定工作的城市杂工阶层。而‘穷民’,则是指老弱病残等无力维持生计的赤贫阶层。
  • 究竟贫困在哪些方面呢?
    • 首先,是在经济上没有可以依靠的储蓄。
      • 缺少‘储蓄’的不安,还有另一层意义。一个人从根本上赖以生存的最终手段 -- 技术、技能、知识、判断能力,也许一夜之间就会被彻底推翻。现代人心中的这种不安,都在日渐膨胀。
    • 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是现代贫困的一大特征。
  • 现代社会中能够作为滋润人的 “水”,换而言之对人们来说最为重要的又是什么呢?X 先生这样告诉我们:“我们所在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企业既无情也无义,只会一味追求利益,这个社会中,资本一面不停增值,一面彼此之间还会不断竞争。刺激企业追求利益的冲动、经济的冲动不停侵蚀人们的生活,压垮、吞噬并统治生活本身…… 我认为,这就是当今社会的特质。
    • 就连我们的生活,也遭到了经济原理的彻底占领…… 所以,人们开始变得像企业一样对经济活动愈发敏感,甚至可以说人类已经被改造成了金钱和物质统治下的行尸走肉。所谓经济活动原本是指人们曾经为了糊口而进行的耕田、狩猎等为生活动。虽然经济是支撑人们生活的重要基础,但其本身不是我们活着的目的
  • X 先生说,生活第一,经济是支撑生活的基础 -- 这本应该是再理所当然不过的道理,然而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变得本末颠倒,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审视。
  • 拓展自己的能力、不断成长发展,满足实现自我的欲望。
  • 如果每个人的个人世界中,不能够充分地、均衡地满足上述多种多样的欲望,那么无论我们的宪法多么强调和平和人权的重要性,我们也会忘记是非善恶,忘记我们应该齐心协力实现的目标,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在战争中付出了惨烈的代价才得到的民主主义,不就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够发展自己的人性、实现幸福生活的国家体制吗?

快节奏的城市

魔性附身

  • 巴士里塞满了一看便知是 “高科技战士” 的上班族。他们把公文包垫在膝盖上,手里举着经济类报纸,耳朵里插着耳机,一言不发…… 这就是现在随处可见的、面目整齐划一的男人们的生活状态。

  • 公司将系统工程师和程序员等精锐部队调集于此,再加上外包公司派来的援军,以人海战术来推进这个项目。

  • 技术应激(technostress):这个词最早来自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克雷格・布罗德(Craig Brod)所提出的的概念。这一概念本来有两个意思:
    • 一是指中老年人对于计算机的排斥症状。现在,各个公司都争相导入计算机办公系统,很多人跟不上计算机化的脚步,但又不得不用计算机办公…… 对于计算机的不安、恐怖,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 但是最近几年,这种 “计算机排斥症” 不断减少,反而是人们对计算机的过度适应症状开始显现出来。
  • 系统工程师们的宿命,就是面对性格冥顽不灵又不知变通的计算机,在终端的屏幕前一边自问自答,一边重新组织逻辑关系、修改错误,孤身奋战。问题解决、计算机正常工作后的成就感就越大。每当这时,“冥顽不灵的倔老头” 仿佛摇身一变,成了 “顺从又听话的老好人”。好多人都说 “对机器越来越爱不释手”,或是有 “人马合一的快感”。估计就是这种感觉。
    • 当人和计算机之间产生了上面这种亲密关系后,每当离开计算机,人心中都会产生不安。这种对计算机过度适应的心理状态,就是所谓的技术应激。
      • 没有感情、无论何时都会正确无误地回应人类的计算机,就会比受感情左右的人类好处得多。相比之下,人际交往就会显得越发麻烦。这样发展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厌恶和人交往,逐渐走向自闭,失去鲜活水润的感情
  • 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停下来思考,然后再次输入自己设计的逻辑,电脑马上又会输出结果。这种你来我往的过招实在太有趣了,渐渐地,这种趣味就会像毒品一样作用于你的身体。这样一来,无论你在终端机前坐几个小时,身体都不会觉得疲劳。只要是软件技术人员,无论是谁几乎都会有相同的感觉。
  • 计算机领域的工作一方面富于创造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却无时无刻都需要面对被时代追赶的压力。
    • 开发计算机软件的工作会刺激人对知识的好奇心,独具趣味。不仅如此,每名工程师编程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如果有一百名工程师同时开发一个系统,那这个系统中就会有一百种独具个性的程序。软件开发就是这样一种富于创造性和个性的工作。
    • 每个工程师都要面对自身技术落后于时代的不安编程是一项十分麻烦的工作,所以才会有人说,工程师三十五岁就得退休。工程师拼的不光是知识,到最后决定胜负的其实是腕力和体力。
      • MC: 现在流行的程序员 35 岁就退休,原来在 80 年代就已经在日本流行起来。
  • 计算机的世界里,不是 1 就是 0,不是正确就是错误,不是黑就是白。所谓的‘中间’‘灰色’‘暧昧地带’是不存在的。
    • 从早到晚面对计算机,在沉重的心理压力下,连思考方式都要和机器合一。
  • 将浪费压缩到最低,不断寻求到达目标的捷径。越是陷入这种思考模式,和计算机的对话就越是顺利。但是,这样却会导致和人的交往越发空虚、冷漠。
    • 这样下去的话,和其他人的交往就会越来越少,视野也会越来越窄。大家的脑子有九成都被电脑占领了,对于政治、社会之类的越发淡漠,至于文学、戏剧什么的就更是像火星人的活动,连想都不会去想。这样每天都面对计算机,虽然技术会有所提高,但作为一个人是没有成长的

人心的变化

  • 计算机的世界里,一切不合逻辑的事情绝无容身之地。当她在这样一个 “逻辑社会” 中待久了,就会对不合逻辑的事情、没有客观根据的事情产生极强的抵触情绪

    • “但是,如果转行干别的…… 放眼望去其他的行业我都觉得十分无聊。就好像我做的工作比他们那些普通人都要高端,我比他们都高一个层次。不知不觉之间,我已经变得这么高傲自大、藐视别人了。连我自己都特别厌恶这样的自己……”
    • 因为计算机只能接受 “非黑即白” 这种二元对立型的逻辑,所以和计算机接触的人类的思维模式也会被计算机 “改造”,变得越来越像计算机
  • 在 “职业” 一栏填 “家庭主妇” 的女性,其实也有很多在做各自的副业。比如,利用年轻时在国外居住的经历开个外语班,教小孩子们外语,或者从国外代购一些高级生活用品之类的。

    • MC:现在的副业,斜杠青年好多从事的也是类似工作。原来现在所谓的代购,一点都不新鲜,只不过工具和方式适应了时代发生变化而已。
  • 计算机软件行业从业者每天都在和计算机独处,工作强度很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听说在这样的公司里,经常能够听到有人发出野兽一般的吼叫。也许就在他们每天压抑着人类的感情波动、一心只求自己的思维能够和计算机同步的同时,心中也会存留着重做人类的欲望。

  • 我们人类究竟在通过计算机追求什么呢?归根结底,还是‘缩短时间’这一永无止境的任务。我们的工作就是使用各种技术,不断寻找缩短处理问题的时间的方法。

自闭化的社会

  • 在考察 “计算机与人” 的关系的时候,最重要的视角在于这个人是在一个怎样的现实体验中获得人生的成长。

    • 如果心灵的体验十分贫乏、人格不够健全的话,就不会在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观时感到喜悦,也不会在看到艺术品后心灵像受到涤荡一样产生清爽的向往。或者说,这种向往已经干涸,只能对工作后的成就感产生快感
  • 技术应激这一发生在软件技术人员身上的典型症状 -- 比如凡事都要用二元对立的思维分出是非黑白,或者因为计算机对人类顺从、忠诚好相处,而厌恶和有感情的人类打交道等心理现象 -- 是由于他们本身就具备容易产生这种症状的人格,才能在计算机的影响下诱发心理上的异变。

  • 计算机会煽动人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将逻辑的快乐像 “毒品” 一样注入我们的身体。在 “毒品” 的召唤下,人们和计算机的感情愈发亲密的同时,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却变得空洞化。

  • 我们人类获得生存价值感有两个条件:一是职业活动中的成就感,另一个是人际关系中获得亲密性带来的满足感。然而现代工业社会却强迫人们仅通过职业活动的成就感去获得人生的满足。极端来说,就是只要有工作,其他什么都无所谓了,根本无暇顾及排解寂寞、充实自己等方面的需求。

  • 家长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太过情绪化地关心孩子、给孩子过高的期待,反而会忽视孩子所需的关爱和心理上的其他需求,让孩子对人类的感情产生抗拒心理,厌恶和他人打交道。

    • 在体验现实的过程中充实自己的心灵。
  • 他们都像是被一层无色透明的胶囊所包裹着,和外界之间隔着一道厚厚的屏障,从不与他人交心 —— 这就是所谓的 “胶囊人类”。
    • 虽然他们表面上可以与人对话,但话题全都是些新出的汽车,或者哪个饭店的法国菜好吃什么的。也就是说,他们说出来的不过是‘信息’而已。
      • 他们认为只要能交换信息、看起来能说得上话,就是所谓的人际关系。但其实,明朗快活只是肤浅的表面现象,他们的关系只停留在高高兴兴地交换信息而已
  • 最近很多父母甚至认为 “最好尽量避免感情的波澜,过平稳、顺利的生活才是幸福的家庭”。越来越多的家庭中,夫妇之间、亲子之间简直就像陌生人一样,所有人都只是表演着幸福的家庭而已。
  • 我们每一个人,就像一个个顺从的精密部件一样,被组装、吸纳进计算机系统里面,逐渐变成机器。对于这点,我们就像患了感觉迟钝症一样,完全没有抗拒。

呕吐的女人

狂乱的独角戏

  • 她看起来不擅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觉,用的也都是些类似 “快感”“轻松的感觉”“幸福的感觉” 这种平淡无奇的词语。交流之中,我看到了她无法与人分享自己感受的遗憾。

    • MC: 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直觉,也是一种缺失和遗憾。
  • 幼儿园老师们的话语中透露出了这样的担忧:将孩子看作一个无法替代的生命,无条件地倾注自己的一切,通过最原始最坦诚的爱,全面接受孩子的一切 —— 这样的家长在如今社会里越来越少了。

    • 有一个老师甚至说,家长们的眼神 “十分冰冷,无时无刻不在将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的能力进行比较”。
      • MC: 我们对孩子的爱,开始附加条件,不是纯粹的爱。
  • 因为她的母亲是一个情感比较淡漠,但十分理智的人,所以仅仅停留在从理智上理解孩子,而非用自己的心灵去全面地接受孩子。大概是她做不到这点吧。

  • 母亲作为一名女性,也存在依赖丈夫、希望从丈夫那里得到关爱的心理。然而对于这些需要扮演父亲角色的母亲来说,她们的这种心理需求非但得不到满足,反而要压抑自己对于关爱的需求,一个人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而只有她们在夫妻关系中获得满足,有一个稳定的内心世界,才能对自己的孩子倾注充分的母爱……

  • 孩子和双亲之一关系过度亲密,形成了 “模拟夫妇” 的关系,而另一方家庭成员却始终缺席。这种关系不仅限于母女,也有父女形成 “模拟夫妇” 的情况。

  • 对于从刚出生到三岁的婴儿来说,母亲是一个能够接受、包容一切的依存对象。而等孩子成长到需要规范行为的教育阶段,母亲就会禁止某些行为,变成一个只能包容部分的依存对象。通过这个过程,能够包容自己的母亲和不能包容自己的母亲合二为一,成为一个完整的母亲形象。但是,如果一开始没有一个能够彻底依存的对象,孩子就会不停地寻求这样一个缺失的对象……

  • 心理专家们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其实并不统一,而且他们都默契地表示自己的解释 “仅仅是假设”,回避确定性的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我的选择只有一个,就是尽可能多倾听各方面的意见。

  • 没有影子的、半透明的生物一样的女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深深的海底,飘摇在蓝白色的光亮之中,随后消失。

  • 这一切都是她不断勉强自己、通过挑战极限状态才得来的结果。而她对自己的要求又高得离谱,不愿接受未达标的自己。如果这时她能够承认自己的失败,退出这个死循环,就能获得解脱,但她又不甘心认输,才会把自己弄成一副皮包骨头的病态模样,让别人以为她是因为身患疾病才没有成就更高的发展

  • 很多像她这样的患者都接受不了原原本本的自己,而是希望通过控制和加工自己获得社会认同。然而她们这样做并非仅仅想获得社会的好评,而是在苦苦寻求一个能够原原本本接受自己的存在。

    • 一般人都会量体裁衣,而她却反过来削足适履,不断按照社会上的价值观来改造自己、强迫自己,自我肯定的意识非常淡薄。
  • 学历、地位、财产 -- 那些一切都以超一流为目标不断拼搏,又对社会顶层心存强烈执念的人们,双眼总被这一目标蒙蔽,到最后心中只剩下无限的空虚

为妻为女

  • 海岬像一双温柔的臂膀,从两侧环抱着这个小小的海湾。岸边绿、红、黄、白的房屋,就像鲜花一样点缀着海湾。

  • 回国之后,有一天他忽然向我求婚…… 还说不久之后,可能会被公司派去国外工作,让我跟他一起出国,去国外的大学读研究生,所以要赶紧把英语学好…… 那时候我也觉得可以跟他组建一个温暖的家庭,之后要是能跟他一起去美国留学就更好了。心中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两个自己

  • 虽然女人们都认为自己想要瘦下来是出于自己的审美,但实际上,我认为这是她们已经彻底被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所吞噬、所洗脑的结果。

  • 人类有控制他人的欲望。有人通过依赖去控制他人,也有人如果不被人依赖就会心神不宁、坐立难安。所谓依赖共生关系,就是指这两者之间所构成的依赖和被依赖的关系,或者说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 在依赖共生的同时,为了填补无法完全控制对方时所产生的寂寞、愤怒、渴望等负面感情,就会产生对食物、酒精、药物的依赖,进而染指赌博、滥交、浪费等行为。
    • 所谓依赖共生关系,是指一个通过让对方依赖自己而控制对方的人,和一个通过依赖对方来控制对方的人之间所形成的依赖与被依赖的人际关系成瘾。形成这种关系的两个人会无止境地向对方索取,通常会形成互相憎恶却无法分开、互相蔑视却不能缺少对方的局面,重复着爱恨纠缠的悲剧。
  • 江津子和上班族的丈夫两人住在这样一个 “人工” 的小镇。虽然已经结婚三年,但大概是因为还没有小孩,这个年轻的主妇脸上还留着些许学生气

  • 我们人类,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无法替代的生命,都是一个不可以通过容貌、能力、地位来排序的、独一无二的宝贵存在。或许我们可以将其称为 “人类观”,一种发自内心的尊崇个性、尊敬并爱护人类的价值观。

后记

  • 现在这个词的意义,就只剩下被人们忘却的无色无味、不痛不痒的每一天,像一座无人的工厂一样在那里毫无意义地空转而已。

  • 日本人工作到死的过程,不仅是为了 “垃圾” 而工作的过程,同时也是通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垃圾,来维持饱食繁荣的现状的过程。

  • 通过将容器改成铝制,销售方式也从人卖给人变成了自动售货机贩卖。自动售货机的生产量飞速增长,以至于现在存量已超二百五十万台,可以说是遍布全国。

  • 为了维持生产和消费的节奏我们拼命地工作,同时大量进口制造垃圾的能源 -- 石油。

  • 我们真的可以乘坐着这样一艘被充满欺瞒的 “垃圾” 和泡沫托着的破船,漫无目的地航行在茫茫大海上吗?

追踪采访 寂寥的穷民们漂泊依旧

  • 现代市民受到暴力压迫的情况少了很多,然而,严格的评价制度取代了暴力对人进行管理,并依据人的 “质量” 进行阶层划分。社会的评价制度在内化后形成了人们的自我评价,使人们自觉主动地将自己客体化,并努力成为对他者(社会)来说的 “优质产品”。

    • MC:作者的文笔和思考准确,描述出了当下社会的一个现实截面。
  • 所有人都在希求一个没有评价和监视、情绪和身体能不受到伤害的安全地带。然而,学校不是这样的地方,家庭也不是,那人们的安全地带究竟在哪里呢?只要人们不安的根源不消除,这种病症就不会根除,只会继续增加。

    • 对于男性来说,公司是一个像母体一样的地方。公司就像是他们的母亲。再反观女性,不光无时无刻都活在来自男性的评价之中,就连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长相都要被人残酷地挑剔。所以,就算她们想通过拒食和过食寻求短暂的退化,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 她们的父亲过度适应公司的工作,沉湎于提高效率、增加利润的行为,除了工作以外对其他事物全无任何兴趣,可以说是脑子里被灌输了工作程序的 “机器人” 职员。她们的母亲为这样的丈夫奉献一切,只能在对孩子的过度关怀中寻求自己的价值,也是脑子里被灌输了如此价值观的贤妻良母 “机器人”。这些女性都是在这样一对对依赖共生关系下的 “机器人” 家庭里长大,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剧本走进良好的学校,成为贤妻良母,被驱赶着走上设计好的、没有坎坷的人生,然而她们一定看破了其中虚伪的本质。也没关系嘛…… 现在的社会连人们的愤怒都能吸收,让其烟消云散。人们迷失了自己真正的需要。现在对日本职业足球联赛的狂热给人一种很是虚伪的感觉,就像是人为炒起来的一样。我们就是这样被看不见的暴力驯服成一群忘记愤怒、没有力气的优良市民

    • 就像是温柔版的法西斯主义?对对,就是这种。也就是说社会整体都变得像‘机器人’一样。
  • 最近最让人忧心的,是无法接受自己的人越来越多。她们不单单是对于学习之类的事情缺乏自信,而且严重缺乏让别人接受、认同自己的存在的体验。由于缺乏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经验,她们对现状严重不安。所以,哪怕是一点点挫折都会让她们坠入孤独的深渊,产生被人抛弃的感受

  • 爱情和亲密关系,本不应该是必须达成目标后才能获得的东西,不能像解决其他问题一样,先设定一个目标,然后思考方法、制订计划后才能获得爱。然而让我们看看现在的亲子关系,家长的爱不再是无私的、无条件的给予和接受,而是必须达成某些目标之后,才能得到,才有资格成为所谓的 “乖孩子”

  • 比如夫妻之间本应该可以推心置腹地进行交流,但现实中真正能做到的夫妻却并不多。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十分和睦,但内心却并不能充分交流。这种关系被称作伪交互性,在这种关系下,夫妻双方都认为一旦发生矛盾就会分手,所以会想办法相互迁就。这种状态让人不禁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缺乏感情的波澜和迸发,是稀薄且充满虚伪的,就像在表演自己的角色一样…… 就连关爱、照顾他人都被当作任务来完成,可以说是一种虚伪的关系

  • 我觉得,越是能够容许孩子们绕弯、跌倒的社会,就越能保留孩子们的天性,这个社会、集团中个体的生存能力就越顽强。然而现在的社会能够容忍孩子绕弯的幅度越来越小,认为这个容忍幅度一旦超出某个程度,就再也回不到正轨

    • 现在的孩子们从小就在自己的心里放了一个小口袋,将本真的自己收进这个口袋里。
  • 她的这种病症,属于儿童抽动症中的‘抽动秽语综合征’,越是不可以说的话就越要说,越是在不可以说的地方发病就越严重。这个病症,就像是对不允许出格的社会的反照、讽刺和抗争一样。

  • 其实,无论是拒食的孩子还是过食的孩子,好多人都对我说不想把病治好,想就这样保持病态。他们周围的人,要么在催促他们治疗,要么鼓励他们不能因此丧失自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希望等。对于病人来说,这是最不愿意听到的话语。他们根本不想治疗,也不想抱希望,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明天、未来不知道会比现在更加悲惨多少。对他们来说,处于病态反而意味着他们的生命是有所保障的。

  • 在现代社会,不这样做的话家庭就无法适应社会,所以家长们才会不惜一切去执行。然而,他们越是想去适应社会,孩子们受到的压迫就越是厉害。

    • MC:内卷,适者生存,如果你不这样做,那么你就无法生存下去,被迫参与社会的竞争。
  • 无法表露真实的自己,被迫戴上面具伪装出另一个样子生活下去,由此造成的痛苦才是万病之源。孩子只有沿着家长给他规划好的路线、言听计从才能成为优等生。虽然他们可能会被人推举当个班长、学生会主席之类的,但作为一个人来说可能会被孤立。而对于孩子自身来说,到了一定年龄后,当在外部的体验中碰壁,就会将目光转向自己。

  • 这个过程被称为家庭的重组,家长和孩子的价值观都会产生变化。只要家庭成员能够达成共识,认为别人的眼光其实无所谓,社会上的价值观也不那么重要,就能迎来希望的曙光

  • 孩子们本来需要无穷无尽的、无条件的爱,如果对爱的需求无法获得满足,产生了依赖性的性格,就会寻找其他事物去代替其所需的爱,并以此填补心中对爱的需求。

  • 然而今天,现代社会(西欧社会)的自我理想终于开始变得破绽百出。对于自身力量的信仰将胜者变为 “努力成功” 的俘虏,将败者变为寂寞和渴望的奴隶。在寂寞和渴望中产生了对酒精、药物、食物、性、赌博、购物的依赖症状。

  • 我们究竟想要做什么?想要度过怎样的人生?在我们尚未思考出结论时,我们自身中机械性的部分就已经擅自启动,和全家人一起按照 “幸福家庭” 的剧本表演着过家家一样的生活 —— 这是一群追求和他人一致外表、和他人同等稳定的 “趋同成瘾机器人”。隐藏在饱食泡沫时代背后的,就是这样一群时代囚徒颠沛流离的景象

  • 作者在本书的 “追踪采访” 章节的末尾处向每个读者抛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究竟想要做什么?想要度过怎样的人生?” 书中的一个个事例看似纷杂,但其实都贯穿着同样的设问。

译后记

  • 虽然本书在国内出版距原作在日本上市有近二十五年的时间差,书中所述的不少事情也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甚至更久,但读过本书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如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社会现象和书中所述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日本当年盘踞在车站前的小微贷,如今早已将阵地转移到了手机和互联网上。日本当年红极一时的自我启发活动,如今也包装成精美的个人提升、企业培训课程粉墨登场,令许多企业管理层与普通白领趋之若鹜,不惜花高价去学习;从近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 “996 工作制” 中,译者也仿佛看到了很多日本上班族日夜拼命工作的身影

  • 日本社会曾经历过的事情,如今有一些或原原本本,或改头换面,或多或少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 对于我们来说,这本写于三十多年前的纪实文学不应是 “隔岸观火”“事不关己”,而应是一面照出我们自己得与失的 “明镜”,值得我们更好借鉴。


我的随想

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刚刚经历了房价暴涨,经济前景不明,不禁思考未来社会会何去何从?

幸好隔壁邻居先中国 30 年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所以我一直想读一本书,窥视 80 年代末经济停滞前的日本最后的狂欢,来为现在的自己提个醒,帮助自己更好地对未来做一些预测。

这是我第一次读相关的书,当我捧起这本书时,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社会百态,比如小额借贷,买房,加班过劳死,35 岁退休等等,只不过工具和形式为了适应时代做出来调整和更改。

如果你赞同中国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和日本类似,那么这本书就像一个长着告诉你各种可能发展以及未来的状态。你可以在比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对我而言,可能更偏向于适度工作,追求体验,享受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光,让生活充实有趣

作为刚毕业不久的打工人,在没有读书前,我是一个满心斗志的加班人,希望在职场做出一番事业来。这本书让我逐渐意识到,日本在 80 年代就已经开始了 996 的加班生活,自己正在被社会评价指标裹挟着成为一个工具人,除了工作对其他事情都不感兴趣,我的未来是何其枯燥和无聊。我要有最后的倔强,我希望自己能够多去亲近大自然,扩宽自己的视野,最末和朋友聚一聚

我是一名程序员,也经常会被电脑吸引着坐在屏幕前几小时,看到事物的思维开始二值化,不愿意去处理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这可能是程序员的共性。这本书告诉自己,程序是有意思的工作,但是要谨防上瘾,自己需要不断地反思,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从更高的视野看待事情。

不可否认,中国现在已经步入低增长时期,国家和社会在积极地扩展内需,我们受到的诱惑只增不减,总是会有一个声音告诉你,你需要什么,甚至你连思考都没有就开始购物。在社会开始疯狂的时候,自己需要坚持不持有的生活,理性看待不必要的消费,不要跟随大流去疯狂购物。

这本书给了自己一些新奇的观点:

  • 我和同事的交流,只限于信息交流,没有深刻的内心沟通;
  • 如果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那么是一种自己的缺陷和遗憾;
  • 人生苦短,不要参与进来内卷的过程,你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体验时间,丰富心灵,而不是被社会裹挟着向前盲目走。